二、玥玥性格缺陷的根源
1. 自私与缺爱的恶性循环
玥玥的性格,是在长期缺爱的环境中扭曲生长的。从三岁起,她就被寄养在周家,像一只离巢的雏鸟,在风雨中独自等待着父母的归巢 。虽有郑娟的悉心照料,可那终究填补不了父母之爱的空缺。她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如同深渊一般,让她对 “被爱” 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望。
这种渴望,在她对独立房间的执着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周秉昆和郑娟为她提供了单独的房间,这本是一份珍贵的关爱,可她却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在周志刚回家时,担心姥爷占据她的房间,第一反应便是询问姥爷住多久、何时离开 。这看似小小的举动,背后却是她极度自我、不懂体谅他人的体现。她的世界里,自己的需求被无限放大,而家人的感受却被抛诸脑后。
她对楠楠的早恋依赖,也是这种性格缺陷的外化。在她心中,楠楠是她的温暖港湾,是她在缺爱世界里的救命稻草。她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在楠楠身上,试图从他那里获取缺失的爱与关注。这种过度的依赖,不仅让她在感情中迷失了自我,也让她在面对楠楠的拒绝时,陷入了自甘堕落的深渊。她开始喝酒、蹦迪,用这些极端的方式来麻痹自己,试图填补内心的空洞,却不知这样只会让她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
2. 原生家庭的 “自私基因”
玥玥的自私,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深深烙印着原生家庭的痕迹。她的父母,周蓉和冯化成,皆是自私自利的典型。周蓉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不顾一切地奔赴贵州,将父母的担忧、家庭的责任抛之脑后。她在女儿最需要母爱的时候,选择了继续深造、追求事业,把玥玥丢给了弟弟一家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让玥玥从小就缺失了母爱,也让她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以自我为中心。
冯化成同样如此,他为了自己的名利,不惜背叛婚姻,对家庭不管不顾。在他心中,自己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家人不过是他实现目标的附属品。玥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继承了父母的 “自私基因”。她将父母的行为视为理所当然,在面对亲情与自我利益的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她的获奖作文中,对养育自己多年的郑娟只字不提,满心满眼都是母亲的光环与成就,这正是她追逐名利、忽视亲情的真实写照。
三、玥玥之死的隐喻意义
1. 时代浪潮下的个体悲剧
玥玥的死亡,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时代浪潮下无数个体命运的缩影。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之中,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人们纷纷追求个人的理想与自由,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玥玥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她的父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将她抛在了一边,让她在孤独与迷茫中长大 。她渴望亲情,渴望被爱,却始终得不到满足。她追求自由,追求独立,却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她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时代的狂风中迷失了方向,最终坠落尘埃,成为了时代洪流中无声消逝的小人物。
2. 对 “养口体” 与 “养心智” 的讽刺
冯化成曾提出 “养口体” 与 “养心智” 的孝道理论,认为伺候父母、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 。他还声称这两种孝道没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从未真正承担起父亲的责任。他和周蓉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将玥玥寄养在周家,多年来对她不闻不问。他们所谓的 “养心智”,不过是为自己的自私与不负责任找借口。玥玥的死,恰恰揭露了这一理论的虚伪性。一个缺失了陪伴与关爱的孩子,即使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又怎能填补内心的空洞?又怎能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冯化成和周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 “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他们的行为,也让观众对 “养口体” 与 “养心智” 的孝道理论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
四、观众争议与反思
1. 角色塑造的争议性
玥玥的死亡,在观众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一部分观众认为,这一情节过于突兀,是编剧为了制造悲剧效果而强行为之,牺牲了角色的合理性 。他们觉得,玥玥作为剧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她的成长历程和性格发展本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以这样一种草率的方式结束生命 。这种观点的背后,是观众对角色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剧情逻辑性的严格要求。
然而,从人物弧光的角度来看,玥玥的死亡并非毫无逻辑。她的一生,都在与原生家庭的阴影作斗争,在自私与渴望被爱之间徘徊。她的死,是对周家三代人自私与救赎主题的一次闭环呼应。周蓉和冯化成的自私,导致了玥玥的缺爱与性格扭曲;而玥玥的死亡,则像是一记沉重的警钟,敲醒了周家人,让他们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家人造成的伤害 。这一结局,虽然残酷,却也让整个故事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使观众对人性的复杂和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家庭教育的现实启示
玥玥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更是对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的一次深刻警示。在现代社会,许多父母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和物质的富足,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与关爱 。他们以为,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尽到了父母的责任,却不知孩子内心真正渴望的是父母的陪伴、理解与支持 。
就像玥玥,她虽然在物质上并不匮乏,有舅舅舅妈和周家的照顾,但她内心深处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却始终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情感上的缺失,让她在成长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提醒着我们,家庭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给孩子提供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滋养 。父母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避免重蹈玥玥的覆辙 。
玥玥的死亡,是《人世间》中最令人痛心的情节之一,它如同一把尖锐的手术刀,剖析出了亲情的脆弱与人性的复杂 。当我们为她的命运叹息时,更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是否也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身边最珍贵的人?是否也在追求个人理想的道路上,迷失了家庭的方向?希望玥玥的故事,能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面镜子,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人,用心去经营和维护我们的家庭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