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国产品牌完成十年崛起之路。根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显示,3月国内挖掘机实现销量49408 台,同比增长11.6%。在结构中我们发现:(1)国产品牌市占率整体达到了66.66%,相对2019 年底继续提升了4 个百分点;(2)国产挖掘机品牌在中大挖领域第一次总销量超过外资品牌,自此,国产挖掘机实现了大、中、小挖的全面国产替代。
我们从产品力、渠道力、制造成本和供应链等角度剖析原因。
产品品质差距缩小,国产挖机完成从小挖到中大挖领域的突破。国产品牌在大挖、中挖、小挖和微挖领域的产品系列布局完备,已经和外资品牌持平甚至超越,尤其是在中大挖领域;早期市场,国内挖掘机产品的中大挖市场基本由外资垄断,国内品牌只能从小挖中寻求生存。
经历了长时间的突破,在本轮以来,我们看到了以三一、徐挖为代表的国产挖掘机在中大挖领域也开始了海外品牌的替代过程。2016 年国产品牌在小挖完成对大挖的替代,2020 年国产挖机在中大挖领域完成替代(国产品牌市占率超过50%)。
本土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和成本优势。工程机械产业早期发展桎梏之一是缺乏供应链体系的支持,核心零部件全部依赖海外进口。在过去的15 年的沉淀过程中,以恒立液压为首的液压件企业逐渐取得突破,为国产挖机品牌的崛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液压件为例,液压件占挖掘机生产成本大约15-20%,国内液压件企业相对海外液压件企业如果价差达到30%,那么对挖掘机的成本体系下降幅度将会达到4.6%。本土零部件供应链企业的导入,使得国产挖机品牌价格竞争力更强。
具备本土特色的渠道代理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国内代理商体系制度发源于海外,但是实际上在本土落地生根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特色。
以三一为例,三一代理商体系具备几个重要的特征:代理商资产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强、特色的代理商的利益分配机制、厂商给予代理商的帮扶力度大。本土代理体系和本土品牌紧紧相依,共同成长。
投资建议:当前阶段工程机械需求仍然加速中,信贷数据保持良好的增幅,同时专项债带来的基建项目逐渐落地,叠加了以旧换新的换机需求。国产品牌在产品力、渠道力和成本方面优势突出,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我们建议继续重点关注国产龙头品牌,主机厂建议关注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和中联重科(000157.SZ/01157.HK);零部件企业的国产化当前继续在加速,建议关注液压件企业恒立液压和艾迪精密。
风险提示:工程机械下游地产和基建投资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带来毛利率下滑;企业激进销售方式带来货款风险;供应链紧张带来供货困难;海外需求受疫情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