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炎帝陵殿,江澤民題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地址湖南省炎陵縣座標26°25′11.38″N 113°39′53.54″E / 26.4198278°N 113.6648722°E / 26.4198278; 113.6648722分類古墓葬時代清編號4-0078-2-022認定時間1996年
株洲市炎帝陵景區胡耀邦題墓碑亭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級別AAAAA所屬地區湖南評定時間2020年
炎帝陵祭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省炎陵縣分類民俗序號481編號項目Ⅹ-33登錄2006年
炎帝陵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1],是全國四座炎帝陵之一[2],故又稱湖南炎帝陵[3]、株洲炎帝陵[1][3]、炎陵炎帝陵[2][4]。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5]。
歷史[編輯]
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南宋羅泌撰《路史》,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南宋時,從茶陵縣分出酃縣。《酃縣誌》記,西漢時,此地已有炎帝陵。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軍興起,因擔心被亂兵發掘,當地人將陵墓夷為平地。唐朝時,陵前建有佛寺,名「唐興寺」。此時,炎帝陵仍「時有奉祀」。北宋開國後,宋太祖趙匡胤派人尋訪古陵,在茶陵縣康樂鄉鹿原陂找到炎帝陵。乾德五年(967年),陵前建陵廟,以進行祭祀[2][4]。
抗戰時期的1940年,湖南省主席薛岳決定將省政府暫時遷往酃縣炎陵山。營建省府住所主事人因炎帝陵年久失修,報請薛岳批准、湖南省政府撥專款,修葺炎帝陵[6]。1954年除夕,香客在祭祀時不慎失火,炎帝陵主殿和行禮亭全部被焚,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年),陵殿及其附屬建築又重遭破壞,朝房、碑房、午門以及圍牆等多次被破壞,除陵墓外,全部被夷為平地[7][8][9][10]。1983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五批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5-139)。1986年,湖南省對炎帝陵進行全面整修,同年由胡耀邦為炎帝陵題寫墓碑。1988年,完成修復工程,對外開放[11]。
1993年9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炎帝陵」陵款。與黃帝陵所在的黃陵縣類似,酃縣在1994年因炎帝陵改名炎陵縣[2]。1996年11月,炎帝陵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1月,列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1]。此外,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華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炎帝陵祭典」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
景區[編輯]
炎帝陵景區規模龐大,總規劃面積122.5平方公里,對外開放旅遊區面積3.6平方公里[3]。分為三大功能區——神農大殿祭祀區、陵寢大殿拜謁區、「神農園」緬懷區[1],以及皇山遊覽區、洣水風光帶[3]。由炎帝陵殿、神農大殿、神農園、闕門、華夏廣場、福林、聖德林、皇山碑林、炎帝陵牌坊等80多處(或說110多處[3])景觀組成[1]。
參考資料[編輯]
^ 1.0 1.1 1.2 1.3 1.4 株洲炎帝陵. 編輯:黃詩立. 中國新聞網. 2022-08-19 [202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30) (簡體中文).
^ 2.0 2.1 2.2 2.3 徐慶全. 海内外同胞联合祭祖大典 炎黄帝陵遗迹多纷争. 責任編輯:趙芳. 正義網,來源:檢察日報. 2011-04-08 [2022-11-29] (簡體中文).
^ 3.0 3.1 3.2 3.3 3.4 湖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株洲炎帝陵. 編輯:肖靜. 湖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網站,來源:株洲市炎陵縣僑聯. 2020-07-30 [2022-11-29] (簡體中文).
^ 4.0 4.1 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第六章 炎帝陵 第二节 炎陵炎帝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陕西省志·炎帝志》. 陝西省西安市: 陝西出版集團 三秦出版社. 2009 [2022-12-01]. ISBN 9787807366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0) (簡體中文).
^ 5.0 5.1 孟姣燕、周東平. 【株洲市】炎帝陵成为国家5A级景区 湖南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9家. 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2020-01-09 [2022-11-29] (簡體中文).
^ 修葺炎帝陵 旧貌换新颜. 炎陵縣人民政府網站. [202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簡體中文).
^ 梁君. 让人惊艳 邮票上的黄帝陵和炎帝陵. 公祭軒轅黃帝網. 陝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管理委員會.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9) (中文). 新中國成立後,炎帝陵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燭,引燃殿內彩旗,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禮亭被焚。「文化大革命」期間,陵殿及其附屬建築又重遭破壞,除陵墓外,全部夷為平地。炎帝陵殿被焚以後,重新修復炎帝陵殿已成為廣大炎黃子孫的強烈願望。
^ 何立波. 周恩来与新中国文物保护:制止大规模发掘帝王陵【4】. 人民網. 《黨史博覽》.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5) (中文).
^ 過客. “文革”中被破坏的珍贵文物清单. 《中外文摘》 (北京: 中國期刊協會). 2008年, (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透過鳳凰網.
^ 郭亮. 炎帝陵,残碑断碣里的千年修补史. 株洲市人民政府. 2021-09-03 (中文). 新中國成立後,炎帝陵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4年除夕,香客在祭祀時不慎失火,炎帝陵主殿和行禮亭全部被焚。剩下朝房、碑房、午門以及圍牆等,也在「文革」期間多次被破壞。1984年8月,株洲市成立修復炎帝陵籌備委員會。1986年6月28日,舉行修復炎帝陵工程動工典禮。1988年10月,炎帝陵主體工程及四周圍牆均按清代風格修復竣工,並適當擴大了建制。同年11月,修復後的炎帝陵正式對外開放。
^ 黃進; 黃春平; 魏振軍. 炎帝陵入選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株洲日報. 2013-06-20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簡體中文).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共359家(更新至2024年12月)華北(42)北京 9
故宮博物院
天壇公園
頤和園
八達嶺-慕田峪長城
明十三陵景區
恭王府景區
北京市奧林匹克公園
圓明園
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
天津 2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
天津盤山風景名勝區
河北 12
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區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
保定野三坡景區
石家莊市西柏坡景區
唐山市清東陵景區
邯鄲市媧皇宮景區
邯鄲市廣府古城景區
保定市白石山景區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保定市清西陵景區
承德市金山嶺長城景區
唐山市南湖·開灤旅遊景區
衡水市衡水湖旅遊景區
山西 12
大同市雲岡石窟
忻州市五台山風景名勝區
晉城市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遊區
晉中市介休綿山景區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忻州市雁門關景區
臨汾市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
長治市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景區
臨汾市雲丘山景區
臨汾市黃河壺口瀑布旅遊區
太原市晉祠天龍山景區
晉中市喬家大院景區
內蒙古 8
鄂爾多斯響沙灣旅遊景區
鄂爾多斯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滿洲里市中俄邊境旅遊區
阿爾山·柴河旅遊景區
赤峰市阿斯哈圖石陣旅遊區
阿拉善盟胡楊林旅遊區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大草原·莫爾格勒河景區
呼和浩特市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
東北(23)遼寧 7
瀋陽市植物園
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海洋極地館
大連金石灘景區
本溪市本溪水洞景區
鞍山市千山景區
盤錦市紅海灘風景廊道景區
本溪市五女山景區
吉林 9
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
長白山景區
長春淨月潭景區
長春市長影世紀城旅遊區
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遊區
長春市世界雕塑公園旅遊景區
通化市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
松原市前郭查干湖景區
白城市大安嫩江灣旅遊區
黑龍江 7
哈爾濱市太陽島公園
黑河市五大連池景區
牡丹江市鏡泊湖景區
伊春市湯旺河林海奇石景區
漠河北極村旅遊區
虎林市虎頭旅遊景區
齊齊哈爾市扎龍生態旅遊區
華東(109)上海 5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上海野生動物園
上海科技館
中國共產黨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景區
西沙明珠湖景區
江蘇 26
南京市鍾山風景名勝區-中山陵園風景區
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景區
蘇州市蘇州園林(拙政園、虎丘山、留園)
蘇州市周莊古鎮景區
無錫靈山景區
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區
蘇州市吳江同里古鎮旅遊區
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
常州市環球恐龍城景區
南通市濠河景區
姜堰市溱湖旅遊景區
蘇州市金雞湖景區
鎮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旅遊景區
無錫市黿頭渚景區
蘇州市吳中太湖旅遊區
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
常州市天目湖景區
鎮江市句容茅山景區
淮安市周恩來故里旅遊景區
鹽城市大豐中華麋鹿園景區
徐州市雲龍湖景區
連雲港市花果山景區
常州市中國春秋淹城旅遊區
無錫市惠山古鎮景區
宿遷市洪澤湖濕地景區
連雲港市連島景區
浙江 22
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
溫州市雁蕩山風景名勝區
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嘉興市桐鄉烏鎮古鎮旅遊景區
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風景區
寧波市溪口-滕頭旅遊區
金華市橫店影視城景區
嘉興市南湖旅遊區
杭州市西溪濕地旅遊區
紹興市魯迅故里-沈園景區
開化縣根宮佛國文化旅遊景區
湖州市南潯古鎮景區
台州市天台山景區
台州市神仙居景區
嘉興市西塘古鎮旅遊景區
衢州市江郎山·廿八都景區
寧波市天一閣·月湖景區
麗水市縉雲仙都景區
溫州市劉伯溫故里景區
台州市台州府城文化旅遊區
麗水市雲和梯田景區
金華市雙龍風景旅遊區
安徽 13
黃山市黃山風景區
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安慶市天柱山風景區
黃山市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六安市天堂寨旅遊景區
宣城市績溪龍川景區
黃山市古徽州文化旅遊區
阜陽市潁上八里河景區
合肥市三河古鎮景區
蕪湖市方特旅遊區
六安市萬佛湖景區
馬鞍山市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旅遊區
滁州市琅琊山景區
福建 12
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區
莆田市湄洲島媽祖文化旅遊區
寧德市白水洋-鴛鴦溪旅遊區
寧德市福鼎太姥山旅遊區
南平市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三明市泰寧風景旅遊區
龍巖市古田旅遊區
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福建土樓(永定·南靖)旅遊景區
泉州市清源山景區
廈門市廈門園林植物園景區
龍巖市冠豸山旅遊區
江西 15
九江市廬山風景旅遊區
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
上饒市三清山旅遊景區
鷹潭市龍虎山旅遊景區
婺源縣江灣景區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瑞金市共和國搖籃旅遊區
宜春市明月山旅遊區
撫州市大覺山景區
上饒市龜峰景區
南昌市滕王閣旅遊區
萍鄉市武功山景區
九江市廬山西海景區
贛州市三百山景區
上饒市篁嶺景區
山東 16
煙臺市蓬萊閣旅遊區
濟寧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遊區
泰安市泰山景區
青島市嶗山景區
煙臺市龍口南山景區
威海市劉公島景區
棗莊市台兒莊古城景區
濟南市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趵突泉-大明湖-五龍潭-環城公園)
沂蒙山景區
濰坊市青州古城旅遊區
威海市華夏城旅遊景區
東營市黃河口生態旅遊區
臨沂市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旅遊區
濟寧市微山湖旅遊區
青島市奧帆海洋文化旅遊區
淄博市周村古商城景區
中南(79)河南 17
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安陽市殷墟景區
焦作市雲台山-神農山-青天河風景名勝區
洛陽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開封清明上河園
平頂山市堯山—中原大佛景區
洛陽欒川老君山—雞冠洞景區
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
南陽市西峽伏牛山老界嶺·恐龍遺址園旅遊區
駐馬店市嵖岈山旅遊景區
安陽市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旅遊景區
永城市芒碭山旅遊景區
新鄉市八里溝景區
信陽市雞公山景區
周口市太昊伏羲陵文化旅遊區
新鄉市寶泉旅遊區
湖北 16
武漢市黃鶴樓公園
武漢市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
宜昌市三峽大壩-屈原故里旅遊區
宜昌市三峽人家風景區
十堰市武當山風景區
恩施巴東神龍溪縴夫文化旅遊區
神農架生態旅遊區
宜昌市長陽清江畫廊景區
武漢市黃陂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
恩施州恩施大峽谷景區
咸寧市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
襄陽市古隆中景區
恩施州騰龍洞景區
宜昌市三峽大瀑布景區
荊門市明顯陵文化旅遊景區
黃岡市麻城龜峰山景區
湖南 12
長沙市嶽麓山—橘子洲景區
衡陽市南嶽衡山旅遊區
張家界武陵源—天門山旅遊區
岳陽市岳陽樓—君山島景區
湘潭市韶山旅遊區
長沙市花明樓景區
郴州市東江湖旅遊區
邵陽市崀山景區
株洲市炎帝陵景區
常德市桃花源旅遊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景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古城旅遊區
廣東 16
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
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區
深圳華僑城旅遊度假區
梅州市雁南飛茶田景區
清遠市連州地下河旅遊景區
深圳觀瀾湖休閒旅遊度假區
韶關市丹霞山景區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佛山市長鹿旅遊休博園
惠州市羅浮山景區
陽江市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遊區
中山市孫中山故里旅遊區
惠州市惠州西湖旅遊景區
肇慶市星湖旅遊景區
江門市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
河源市萬綠湖風景區
廣西 11
桂林市灕江景區
南寧市青秀山旅遊區
桂林市樂滿地度假世界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
桂林市兩江四湖·象山景區
崇左市德天跨國瀑布景區
百色市百色起義紀念園景區
北海市潿洲島南灣鱷魚山景區
賀州市黃姚古鎮景區
柳州市程陽八寨景區
崇左市花山岩畫景區
海南 7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
三亞市南山大小洞天旅遊區
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
分界洲島旅遊區
保亭縣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
三亞市蜈支洲島旅遊區
三亞市天涯海角遊覽區
西南(55)重慶 12
重慶市大足石刻景區
重慶市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
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天生三橋、仙女山、芙蓉洞)
重慶市酉陽桃花源景區
重慶市南川金佛山
萬盛經開區黑山谷景區
重慶市江津四面山景區
雲陽龍缸景區
彭水縣阿依河景區
黔江區濯水景區
奉節縣白帝城·瞿塘峽景區
涪陵區武陵山大裂谷景區
四川 18
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
樂山市峨眉山景區
阿壩州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樂山市樂山大佛景區
阿壩州黃龍景區
南充市閬中古城旅遊景區
阿壩州汶川特別旅遊區
綿陽市北川羌城旅遊區
廣安市鄧小平故里旅遊區
廣元市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區
南充市儀隴朱德故里景區
甘孜州海螺溝景區
雅安市碧峰峽旅遊景區
巴中市光霧山旅遊景區
甘孜州稻城亞丁旅遊景區
成都市安仁古鎮景區
阿壩州四姑娘山景區
成都市天台山景區
貴州 10
安順市黃果樹瀑布景區
安順市龍宮景區
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
黔南州荔波樟江景區
貴陽市花溪青岩古鎮景區
銅仁市梵淨山旅遊區
黔東南州鎮遠古城旅遊景區
遵義市赤水丹霞旅遊區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黔西南州萬峰林景區
雲南 10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
麗江市玉龍雪山景區
大理市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麗江古城景區
迪慶州香格里拉普達措景區
昆明市世博園景區
保山市騰衝火山熱海旅遊區
文山州普者黑旅遊景區
保山市和順古鎮景區
西藏 5
拉薩市布達拉宮景區
拉薩市大昭寺
林芝巴松措景區
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景區
林芝市雅魯藏布大峽谷旅遊景區
西北(50)陝西 14
延安市黃帝陵景區
西安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西安市華清池景區
西安市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
渭南市華山景區
寶雞市法門寺佛文化景區
商洛市金絲峽景區
寶雞市太白山旅遊景區
西安市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
延安市延安革命紀念地景區
西安市大明宮旅遊景區
延安市黃河壺口瀑布旅遊區
延安市黃河乾坤灣景區
咸陽市乾陵景區
甘肅 8
嘉峪關市嘉峪關文物景區
平涼市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天水市麥積山景區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
張掖市七彩丹霞景區
臨夏州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
隴南市官鵝溝景區
甘南州冶力關旅遊區
青海 4
青海湖景區
西寧市塔爾寺景區
海東市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海北州阿咪東索景區
寧夏 6
石嘴山市沙湖旅遊景區
中衛市沙坡頭旅遊景區
銀川市鎮北堡西部影視城
銀川市靈武水洞溝旅遊區
吳忠市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遊區
固原市六盤山紅軍長征旅遊區
新疆 18
烏魯木齊市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
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
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景區
伊犁那拉提旅遊風景區
富蘊縣可可托海景區
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博斯騰湖景區
烏魯木齊市天山大峽谷景區
喀什地區澤普金湖楊景區
喀什噶爾老城景區
伊犁州喀拉峻景區
巴音州和靜巴音布魯克景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白沙湖景區
喀什地區帕米爾旅遊區
克拉瑪依市世界魔鬼城景區
博爾塔拉州賽里木湖景區
阿拉爾市塔克拉瑪干·三五九旅文化旅遊區
昌吉州江布拉克景區
阿克蘇地區天山托木爾景區
閱論編湖南省境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沙市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
黃興故居、墓
劉少奇故居
嶽麓書院
長沙銅官窯遺址
譚嗣同故居及墓祠(故居,墓,祠)
炭河裡遺址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舊址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
馬王堆漢墓
漢代長沙王陵墓群
張南軒墓(含張浚墓)
曾國藩墓
天心閣古城牆
瀏陽文廟
禹王碑
何叔衡故居
謝覺哉故居
徐特立故居
愛晚亭
胡耀邦故居
新民學會舊址
湖南大學早期建築群
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桃樹灣劉氏大屋
湘雅醫院及醫學院早期建築
瀏陽紅一方面軍活動舊址
程潛公館
衡陽市
南嶽忠烈祠
南嶽廟
蔡侯祠
衡州窯
雲集窯
水口山鉛鋅礦冶遺址
大漁村王氏宗祠
王船山故居及墓
南嶽摩崖石刻
羅榮桓故居
湘南學聯舊址
湘南起義舊址群注1
衡山窯遺址
蔣家山墓葬
中田村古建築群
株洲市
炎帝陵
醴陵窯
茶陵古城牆
網嶺墓群
淥江書院
李立三故居
淥江橋
湘南起義舊址群注1
磨山遺址
毛澤東水口連隊建黨舊址
湘贛革命根據地舊址
醴陵群力瓷廠舊址
湘潭市
韶山沖毛澤東同志故居
彭德懷故居
齊白石故居
東山書院舊址
北五省會館
邵陽市
魏源故居
邵陽北塔
蔡鍔故居、公館和墓
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
寶慶府古城牆
武岡城牆
洞口宗祠建築群
蔭家堂
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指揮所舊址
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
丹口苗文石刻群
湘西雪峰山抗戰舊址注2
岳陽市
任弼時故居
平江起義舊址
岳陽樓
屈子祠
岳陽文廟
張谷英村古建築群
銅鼓山遺址
羅子國城遺址
大磯頭遺址
龍窖山堆石墓群
慈氏塔
湘陰文廟
左文襄公祠
岳州關
岳陽教會學校
中共平江縣委舊址
大雲山三戰三捷摩崖石刻
車軲山遺址
岳州窯遺址
汨羅山墓群
平江慘案遺址
常德市
常德鐵幢
城頭山遺址
彭頭山遺址
八十壋遺址
桃花源古建築群
余家牌坊
虎爪山遺址
雞公壋遺址
十里崗遺址
湯家崗遺址
三元宮遺址
孫家崗遺址
雞叫城遺址
丁家崗遺址
劃城崗遺址
皂市遺址
申鳴城遺址
采菱城遺址
索縣漢代城址
九里楚墓群
青山崖墓群
南禪灣晉墓群
花瓦寺塔
夾山寺
澧州文廟
澧州古城牆
星子宮古建築群
林伯渠故居
杉龍崗遺址
優周崗遺址
馬欄嘴遺址
石門文廟
澧縣多安橋
張家界市
賀龍故居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
騎龍崗古墓群
普光禪寺古建築群
田家大院
石堰坪古建築群
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地舊址
益陽市
塗家台遺址
羊舞嶺古窯址
腰子侖春秋墓群
陶澍墓
安化風雨橋
信義校會建築群
廠窖慘案遺址
益陽故城遺址
梅城文武廟古建築群
渠江茶園
郴州市
湘南年關暴動指揮部舊址
義帝陵
繡衣坊(含范氏家廟和中丞公祠)
汝城古祠堂群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
蘇仙嶺摩崖石刻群
鄧中夏故居
湘南起義舊址群注1
渡頭古城遺址
桐木嶺礦治遺址
板梁村古建築群
湘昆古戲台
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
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指揮部舊址
核工業711功勳鈾礦舊址
永州市
浯溪摩崖石刻
寧遠文廟
玉蟾岩遺址
柳子廟
舜帝廟遺址(含九嶷山舜帝陵)
上甘棠村古建築群
陽華岩摩崖
樹德山莊
舂陵侯城遺址
泠道故城遺址
允山玉井古窯址
鬼崽嶺遺址
湘桂古道永州段
廻龍塔
雲龍坊與王氏虛堂
龍溪李家大院
澗岩頭周家大院古建築群
濂溪故里古建築群
龍家大院
歲圓樓古建築群
零陵文武雙廟
廣利橋
久安背翰林祠
朝陽岩石刻
淡岩石刻
李達故居
許家橋將軍府
勾藍瑤寨
杉木橋胡家大院
神下李氏宗祠
虎溪黃氏宗祠
寶鏡何家大院
東安頭翰林祠
懷化市
龍興寺
馬田鼓樓
向警予故居
芋頭侗寨古建築群
高廟遺址
高椅村古建築群
洪江古建築群
坪坦風雨橋
抗日勝利芷江洽降舊址
安江農校紀念園
荊坪村古建築群
黔城古建築群
芷江天后宮
恭城書院
芙蓉樓
兵書閣與文星橋
白衣觀
窯頭古城遺址
芷江文廟
漵浦崇實書院
辰州教案發生地
湘西雪峰山抗戰舊址注2
湘西剿匪舊址
婁底市
富厚堂
新化北塔
蔡和森、蔡暢故居
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溪州銅柱
老司城遺址
里耶古城遺址
鳳凰古城堡
沈從文故居
不二門遺址
四方城遺址
魏家寨古城遺址
里耶大板遺址與墓群
羊峰古城遺址
里耶麥茶戰國墓群
乾州文廟
浦市鎮古建築群
注1:湘南起義舊址群為衡陽市、株洲市、郴州市共享。
注2:湘西雪峰山抗戰舊址為懷化市、邵陽市共享。
參見: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各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索引:京 · 津 · 冀 · 晉 · 蒙 · 遼 · 吉 · 黑 · 滬 · 蘇 · 浙 · 皖 · 閩 · 贛 · 魯 · 豫 · 鄂 · 湘 · 粵 · 桂 · 瓊 · 渝 · 川 · 貴 · 雲 · 藏 · 陝 · 甘 · 青 · 寧 · 新
閱論編湖南省境內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第一批韶山毛澤東紀念館(故居) · 劉少奇紀念館 · 炎帝陵第二批平江起義紀念館 ·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紀念館 ·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 · 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 · 彭德懷紀念館 · 湖南省博物館第三批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 · 任弼時故居和紀念館 · 賀龍故居和紀念館 · 羅榮桓故居和紀念館 · 《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頒布舊址第四批屈子祠 · 湖南雷鋒紀念館 · 南嶽忠烈祠 · 湘鄉東山學校舊址第七批(2021年)新民學會舊址 · 橘子洲頭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 ·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 ·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 · 「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 · 粟裕故居 · 段德昌烈士陵園(生平業績陳列館、紀念碑) · 湖南湘西花垣十八村 · 矮寨大橋各省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索引:京 · 津 · 冀 · 晉 · 蒙 · 遼 · 吉 · 黑 · 滬 · 蘇 · 浙 · 皖 · 閩 · 贛 · 魯 · 豫 · 鄂 · 湘 · 粵 · 桂 · 瓊 · 渝 · 川 · 貴 · 雲 · 藏 · 陝 · 甘 · 青 · 寧 · 新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北京
八達嶺—十三陵
石花洞
天津
盤山
河北
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
秦皇島北戴河
野三坡
蒼岩山
嶂石岩
西柏坡—天桂山
崆山白雲洞
太行大峽谷
響堂山
媧皇宮
山西
五臺山
恆山
黃河壺口瀑布
北武當山
五老峰
磧口
內蒙古
扎蘭屯
額爾古納
遼寧
鞍山千山
鴨綠江
金石灘
興城海濱
大連海濱—旅順口
鳳凰山
本溪水洞
青山溝
醫巫閭山
吉林
松花湖
「八大部」—淨月潭
仙景臺
防川
黑龍江
鏡泊湖
五大連池
太陽島
大沾河
江蘇
太湖
南京鍾山
雲臺山
蜀崗瘦西湖
三山
浙江
杭州西湖
富春江—新安江
雁蕩山
普陀山
天台山
嵊泗列島
楠溪江
莫干山
雪竇山
雙龍
仙都
江郎山
仙居
浣江—五洩
方岩
百丈漈—飛雲湖
方山—長嶼硐天
天姥山
大紅岩
大盤山
桃渚
仙華山
安徽
黃山
九華山
天柱山
瑯琊山
齊雲山
採石
巢湖
花山謎窟—漸江
太極洞
花亭湖
龍川
齊山—平天湖
福建
武夷山
清源山
鼓浪嶼—萬石山
太姥山
桃源洞—鱗隱石林
泰寧
鴛鴦溪
海壇
冠豸山
鼓山
玉華洞
十八重溪
青雲山
佛子山
寶山
福安白雲山
靈通山
湄洲島
九龍漈
江西
廬山
井岡山
三清山
龍虎山
仙女湖
三百山
梅嶺—滕王閣
龜峰
高嶺—瑤里
武功山
雲居山—柘林湖
靈山
神農源
大茅山
瑞金
小武當
楊岐山
漢仙岩
山東
泰山
青島嶗山
膠東半島海濱
博山
青州
千佛山
河南
雞公山
洛陽龍門
嵩山
王屋山—雲台山
石人山
林慮山
青天河
神農山
桐柏山—淮源
鄭州黃河
湖北
武漢東湖
武當山
長江三峽
大洪山
隆中
九宮山
陸水
丹江口水庫
湖南
衡山
武陵源
岳陽樓—洞庭湖
韶山
嶽麓山
崀山
猛洞河
桃花源
紫鵲界梯田
德夯
蘇仙嶺—萬華岩
南山
萬佛山—侗寨
虎形山—花瑤
東江湖
鳳凰
溈山
炎帝陵
白水洞
九嶷山—舜帝陵
里耶—烏龍山
廣東
星湖
西樵山
丹霞山
白雲山
惠州西湖
羅浮山
湖光岩
梧桐山
圭峰山
廣西
桂林灕江
桂平西山
花山
海南
三亞熱帶海濱
重慶
長江三峽
縉雲山
金佛山
四面山
芙蓉江
天坑地縫
潭獐峽
四川
峨眉山
黃龍寺—九寨溝
青城山—都江堰
劍門蜀道
貢嘎山
蜀南竹海
西嶺雪山
四姑娘山
石海洞鄉
邛海—螺髻山
白龍湖
光霧山—諾水河
天臺山
龍門山
米倉山大峽谷
貴州
黃果樹
織金洞
㵲陽河
紅楓湖
龍宮
荔波樟江
赤水
馬嶺河峽谷
都勻斗篷山—劍江
九洞天
九龍洞
黎平侗鄉
紫雲格凸河穿洞
平塘
榕江苗山侗水
石阡溫泉群
沿河烏江山峽
甕安江界河
雲南
路南石林
大理
西雙版納
三江並流
昆明滇池
麗江玉龍雪山
騰衝地熱火山
瑞麗江—大盈江
九鄉
建水
普者黑
阿廬
西藏
雅礱河
納木措—念青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怒江源
土林—古格
陝西
華山
臨潼驪山
黃河壺口瀑布
寶雞天臺山
黃帝陵
合陽洽川
甘肅
麥積山
崆峒山
鳴沙山—月牙泉
關山蓮花台
青海
青海湖
寧夏
西夏王陵
須彌山石窟
新疆
天山天池
庫木塔格沙漠
博斯騰湖
賽里木湖
羅布人村寨
托木爾大峽谷
閱論編湖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
苗族古歌注
孟姜女傳說注
土家族梯瑪歌
盤瓠傳說
土家族哭嫁歌
蘇仙傳說
盤王大歌
老司城傳說
傳統音樂
桑植民歌
靖州苗族歌鼟
澧水船工號子
嗩吶藝術注(青山嗩吶)
土家族打溜子注
茶山號子
新化山歌
江河號子注(酉水船工號子)
苗族民歌注(湘西苗族民歌)
瑤族民歌注(花瑤嗚哇山歌)
土家族咚咚喹
蘆笙音樂注(侗族蘆笙)
土家族民歌注
漁歌注(洞庭漁歌)
瀏陽文廟祭孔音樂
嘉禾伴嫁歌
傳統舞蹈
龍舞注(汝城香火龍,九龍舞,芷江孽龍,城步吊龍,板板龍燈)
土家族擺手舞注
土家族撒葉兒嗬注
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瑤族長鼓舞注
仗鼓舞(桑植仗鼓舞)
南縣地花鼓
棕包腦
傳統戲劇
崑曲注
高腔注(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湘劇注(漣源湘劇)
巴陵戲
荊河戲注
侗戲注
目連戲注(辰河目連戲)
儺戲注(侗族儺戲,沅陵辰州儺戲,梅山儺戲,臨武儺戲)
皮影戲注(湖南皮影戲)
木偶戲注(邵陽布袋戲,湖南杖頭木偶戲)
花鼓戲注(衡州花鼓戲,臨湘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湘劇注
祁劇
陽戲注(張家界陽戲,上河陽戲)
曲藝
絲弦(常德絲弦)
鼓盆歌注
長沙彈詞
祁陽小調
湖南漁鼓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賽龍舟注
梅山武術
巫家拳
岩鷹拳
傳統美術
灘頭木版年畫
剪紙注(踏虎鑿花,梅山剪紙)
湘繡
挑花注(花瑤挑花,苗族挑花)
竹刻注(寶慶竹刻)
竹編注(益陽小郁竹藝)
石雕注(菊花石雕,沅洲石雕)
彩扎注(鳳凰紙紮)
苗畫
苗繡注(湘西苗繡)
傳統技藝
土家族織錦技藝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注
銀飾鍛制技藝注(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竹紙製作技藝注(蔡倫古法造紙技藝,灘頭手工抄紙技藝)
煙火爆竹製作技藝注(瀏陽花炮製作技藝)
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
侗錦織造技藝
黑茶製作技藝注(千兩茶製作技藝,茯磚茶製作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注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注(通道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
制扇技藝注(岳州扇製作技藝)
民族樂器製作技藝注(壇下鄉銅鑼傳統製作技藝)
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果脯蜜餞製作技藝注(雕花蜜餞製作技藝)
小吃製作技藝注(火宮殿臭豆腐製作技藝)
傳統醫藥
中醫正骨療法注(新邵孫氏正骨術)
傳統中醫藥文化注(九芝堂傳統中藥文化,龍山藥王醫藥文化)
苗醫藥注(癲癇症療法,鑽節風療法)
中醫診療法注(陳氏蜂療法)
民俗
端午節注(汨羅江畔端午習俗, 道州龍船習俗)
炎帝祭典注(炎帝陵祭典)
苗族服飾注
農曆二十四節氣注(安仁趕分社,苗族趕秋)
女書習俗
苗族四月八姑娘節
廟會注(火宮殿廟會,南嶽廟會)
抬閣注(宜章夜故事,長樂抬閣故事會,珠梅抬故事)
土家年
舜帝祭典
瑤族盤王節注(還盤王願)
上標「注」的項目為多省區市聯合申報。
參見: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