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是指把处在传染期的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置于特定医院、病房或其他不能传染给别人的环境中,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和传播,以便于管理消毒和治疗。隔离原则与方法有以下内容:
1、单独隔离传染源,避免与周围人群尤其易感者不必要的接触,必须与传染源接触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靴子、手清洁与消毒等,还严格执行陪护和探视制度;
2、根据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与消毒措施,如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隔离应注意室内空气及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的消毒,消化道传染病应注意水源、食物等的消毒;
3、根据隔离期或连续多次病原检测结果,确定隔离者不再排出病原体时才能解除隔离。
参考资料:[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